Search


[市場]忌妒英國人的大舞台

剛來英國上班的時候,覺得有點忌妒英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[市場]忌妒英國人的大舞台

剛來英國上班的時候,覺得有點忌妒英國人,原因是意識到在英國這個環境,可發展的舞台領域很大,領域是英國 ─ 歐洲 ─ 全世界。簡單的說,就是大國心態。有可能我之前在台灣接觸的都是本土企業,範圍也局限於台灣而已。但是在英國,以英國為基,跨足歐洲,放眼美洲非洲亞洲是很常見的。

用娛樂圈來做例子來表達我想要說的點可能比較直接,演員或歌手有些成就,平台是行銷全世界的,通關變成家喻戶曉的大明星,名歌手知名世界各地。

我的公司在歐洲很多國家都有點,所以要談去其他國家上班是有機會的。我朋友在設計公司上班,英國公司但案子常常是歐洲的。另個朋友上班的電子商務公司,跨境經營了20個國家,做全世界的生意。另個例子是台灣朋友愛買的ASOS服飾,也是經銷全球。

不知道是不是發揮大不列顛日不落帝國的歷史思維,就是覺得好像大領域的經營是一種常態的思維(當然是一步一腳印發展),一開始的布局思考就廣,資金感覺比較厚一點,並有辦法複製經驗,adapt進入其他的國家。

當然台灣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例子,只是我覺得這樣的思維與根基沒英國這麼明顯。也是有大品牌企業如HTC,Acer,ASUS,捷安特 (應該還有其他科技業或其他,但是我對科技業不熟呀)。中小規模的企業,常常是刻苦的摸索各地市場。 而外商公司,雖是跨國企業,實質上更多的狀況是處於下游的分部,而非上游發展全球策略的中心。

英國是像個中心點的平台,企業能夠吸引全球的人才,在各地域布局時,將不同人選做適當的配置。英國是 人力吸引機,而非輸出國。在營運需求與人才主動的一推一拉之下,互相互惠。

我的這個看法或許有些偏頗,畢竟我不夠深入了解英國與台灣各大大小小企業與產業經營,這只是我就表面上看到的個人想法而已。有些無法詳述的思維文化是無形的深根在國情之中。就像現在的中國,正捧著現金,覺得無所不能,全世界都可以做生意,買了好多英國百年老店的企業與品牌呀,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當初抱著雄心壯志,斷斷續續找工作找了7個月,有大大小小的面試無數,後來到目前Ftse 100的公司上班,這7年內遇到很多英國零售業retailing的市場與公司變化,在eCommerce部門更是有各式各樣的事情發生. 從最初的executive,到後來有直屬team,到現在雄心變柔心、壯志變心志,想分享所見所知的辦公室氣象. 因為經驗,所以可能digital marketing, ecommerce...等等這之類的會講多一點.
小職員張太咪分享在英國職場的文化差異、求職、心得
View all posts